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統(tǒng)的常見疾病,多數來源于腎臟。
結石在輸尿管內移動會引起輸尿管梗阻,導致腎積水和輸尿管痙攣,從而產生疼痛、血尿等一系列癥狀。其成分主要有草酸鈣、磷酸鈣、尿酸鹽、胱氨酸等。
輸尿管是一對細長的肌性管道,上接腎盂,下連膀胱,全長約25-30厘米。輸尿管結石可位于輸尿管的任何部位,根據其位置可分為輸尿管上段結石,腎盂輸尿管連接處到骶髂關節(jié)上緣、中段結石,骶髂關節(jié)上下緣之間和下段結石,骶髂關節(jié)下緣以下。
輸尿管壁由三層組織構成。最內層是黏膜層,為移行上皮,其可適應輸尿管的蠕動和尿液的流動。中間層是平滑肌層,包括內縱、外環(huán)兩層平滑肌,平滑肌的蠕動有助于將尿液和結石向膀胱方向推送。最外層是外膜,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,對輸尿管起到支持和保護作用。
輸尿管的主要功能是將腎臟產生的尿液輸送到膀胱。在正常情況下,輸尿管通過其平滑肌的節(jié)律性蠕動,以每分鐘約3-10次的頻率,將尿液以間歇性的方式推送至膀胱。當有結石存在時,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尿液的正常輸送,嚴重時可導致梗阻。
輸尿管結石的飲食養(yǎng)護有增加水分攝入、調整鈣攝入、控制草酸攝入、限制嘌呤攝入等。
每天應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,建議每天飲水2000-3000毫升。大量飲水可以增加尿量,降低尿液中結石成分的濃度,減少晶體沉積,同時有助于較小結石的排出。
非鈣結石患者,不需要嚴格限制鈣的攝入,正常飲食即可。而鈣結石患者,應避免高鈣飲食,但也不宜過度限制鈣攝入,因為低鈣飲食可能會導致腸道對草酸鹽的吸收增加,反而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。
減少菠菜、甜菜、堅果、可可、茶葉等富含草酸食物的攝入,因為草酸鈣結石是最常見的輸尿管結石類型,控制草酸攝入可降低結石復發(fā)的可能性。
尿酸結石患者,應限制高嘌呤食物,如動物內臟、海鮮、肉湯等,因為高嘌呤食物會在體內代謝產生尿酸,增加尿酸結石形成的風險。
較小的輸尿管結石,適當的跳躍運動如跳繩、跳臺階等有助于結石的排出。這是因為跳躍運動可以利用重力和輸尿管的蠕動,促使結石向下移動。跑步也是一種較好的運動方式,通過身體的震動和運動,帶動結石在輸尿管內移動,使其更容易排出體外。但運動強度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當調整,避免過度疲勞。
輸尿管結石的日常養(yǎng)護有規(guī)律作息、注意個人衛(wèi)生、避免憋尿等。
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,避免熬夜,因為熬夜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,包括尿液成分的代謝,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。
保持會陰部清潔,尤其是女性,因為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可能會誘發(fā)結石形成,而且感染與結石互為因果,相互促進。
養(yǎng)成及時排尿的習慣,憋尿會使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,增加細菌滋生的機會,同時也會導致尿液中的晶體沉積,有利于結石的形成。
輸尿管結石的形態(tài)多樣,可呈圓形、橢圓形、桑葚狀、鹿角狀等。結石的大小也不一,小的結石可能只有幾毫米,大的結石直徑可達數厘米。其表面可以是光滑的,也可以是粗糙的。
輸尿管結石
結石過大如直徑大于1厘米可能會難以通過輸尿管自然排出,容易引起嚴重的梗阻和腎積水。
如果結石卡在輸尿管的特殊位置,如輸尿管膀胱連接處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癥狀,因為這個部位是輸尿管最狹窄的地方之一。
胱氨酸結石相對少見,但由于其形成與遺傳因素有關,容易反復出現(xiàn),且治療較為復雜。
輸尿管結石的癥狀有疼痛、血尿、尿頻尿急尿痛、惡心嘔吐等。
是輸尿管結石最主要的癥狀。典型的表現(xiàn)為腎絞痛,疼痛劇烈,呈陣發(fā)性發(fā)作,可從腰部或上腹部開始,沿輸尿管行徑向下腹部、腹股溝、陰囊或會陰部放射。疼痛的程度和持續(xù)時間因結石的大小、位置和移動情況而異。
多為鏡下血尿,少數患者可出現(xiàn)肉眼血尿。血尿是由于結石損傷輸尿管黏膜導致的。
當結石位于輸尿管下段或合并有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時,患者可出現(xiàn)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。
疼痛劇烈時,常伴有惡心、嘔吐等胃腸道癥狀,這是因為輸尿管和胃腸道的神經支配有一定的關聯(lián),輸尿管的痙攣可刺激胃腸道神經,引起反射性惡心、嘔吐。
影響輸尿管結石的因素有代謝因素、局部因素、飲食因素、環(huán)境因素等。
如高鈣血癥、高尿酸血癥、胱氨酸尿癥等代謝異常疾病,會導致尿液中相應成分升高,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。
輸尿管狹窄、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、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統(tǒng)局部解剖結構異常,會影響尿液的正常引流,使尿液中的晶體容易沉積形成結石。
高草酸、高鈣、高嘌呤飲食等不當的飲食習慣,是導致輸尿管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。
炎熱環(huán)境下,人體出汗增多,導致尿液濃縮,增加結石形成的幾率。
如果出現(xiàn)腰部或下腹部疼痛,尤其是陣發(fā)性絞痛,伴有血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癥狀,可能提示有輸尿管結石。但這些癥狀也可能是其他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的表現(xiàn),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。偶爾可以通過觀察尿液來初步判斷,如發(fā)現(xiàn)尿液中有小的沙粒樣物質排出,可能是結石碎片,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。
輸尿管結石的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、影像學檢查、實驗室檢查、其他檢查等。
腎區(qū)叩擊痛
檢查者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腎區(qū),右手握拳用輕到中等力量叩擊左手背。如果患者出現(xiàn)疼痛,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,包括輸尿管結石引起的腎積水等情況。
腹部觸診
通過觸診下腹部,可以檢查是否有壓痛、反跳痛等,對于判斷輸尿管結石是否引起了泌尿系統(tǒng)的炎癥或梗阻等情況有一定幫助。
超聲檢查
是輸尿管結石的首選檢查方法??梢园l(fā)現(xiàn)輸尿管擴張和腎積水,對大多數輸尿管結石可以做出初步診斷。超聲檢查無創(chuàng)傷、無輻射,價格相對便宜,但對于較小的結石或位于輸尿管中段的結石,可能會出現(xiàn)漏診。
腹部X線平片(KUB)
可以顯示大多數含鈣結石的位置、大小和形態(tài)。但對于純尿酸結石和胱氨酸結石,由于其可透X線,在X線平片上可能無法顯示。
靜脈尿路造影(IVU)
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,觀察尿路的形態(tài)和功能。它可以明確結石的位置、大小、數量,以及輸尿管梗阻的程度和腎臟的功能情況。但該檢查需要使用造影劑,有一定的過敏風險。
CT檢查
CT掃描是診斷輸尿管結石最準確的方法之一,能夠清晰地顯示結石的大小、位置、形態(tài),以及周圍組織的情況。尤其是對于一些X線和超聲檢查難以發(fā)現(xiàn)的小結石或陰性結石,CT檢查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。
尿常規(guī)檢查
通過檢查尿液中的紅細胞、白細胞、結晶等成分,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結石存在。如果尿中紅細胞增多,提示有血尿,可能是結石損傷輸尿管黏膜引起的;白細胞增多可能提示合并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;發(fā)現(xiàn)結晶則可能提示結石正在形成。
血液檢查
主要檢查血鈣、血磷、血尿酸、血肌酐等指標,用于評估患者的代謝狀態(tài)和腎功能。例如,高血鈣、高血尿酸可能與相應類型的結石形成有關;血肌酐升高可能提示腎功能受損,這可能是由于結石引起的梗阻導致腎積水,進而影響腎功能。
輸尿管鏡檢查
是一種有創(chuàng)檢查,主要用于診斷和治療。在檢查過程中,可以直接觀察輸尿管內的結石情況,并可同時進行碎石取石操作。不過,該檢查可能會引起輸尿管損傷、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