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細辛 【別名】少辛、獨葉草
適應癥細辛具有解表散寒、祛風止痛、通竅、溫肺化飲的功效。可主治風寒表證、頭痛、風濕痹痛、痰飲咳喘、鼻塞、口瘡等。
細辛,別名:華細辛、盆草細辛,是雙子葉植物綱、馬兜鈴科、細辛屬多年生草本;根狀莖直立或橫走,直徑2-3毫米,節(jié)間長1-2厘米,有多條須根。葉通常2枚,葉片心形或卵狀心形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深心形,頂端圓形,葉面疏生短毛,脈上較密,葉背僅脈上被毛;雄蕊著生子房中部,花絲與花藥近等長或稍長,藥隔突出,短錐形;子房半下位或幾近上位,球狀,較短,柱頭側生。果近球狀,直徑約1.5厘米,棕黃色?;ㄆ?-5月。
【生長分布】
主產于吉林、遼寧、陜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性味歸經】
性溫,味辛,有小毒。歸肺、腎、心經。
【主要來源】
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、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根及根莖。
【形態(tài)特征】
多年生草本;根莖細長,節(jié)間密;葉腎狀心形,先端漸尖,上面散生短毛;花單生于葉腋,花被鐘形或壺形,暗紫色,花被質厚。
【采收加工】
夏季果熟期或秋季采挖,除凈地上部分和泥沙,陰干。
【性狀鑒別】
多數(shù)十棵扎成一把,常卷縮成團;表面灰黃色;質脆,易折斷。
【功能主治】
細辛具有解表散寒、祛風止痛、通竅、溫肺化飲的功效??芍髦物L寒表證、頭痛、風濕痹痛、痰飲咳喘、鼻塞、口瘡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煎服,1~3克;散劑每次服0.5~1克。
【使用注意】
陰虛陽亢頭痛、肺燥傷陰干咳者忌用;不宜與藜蘆同用。
【偏方妙用】
1、治口舌生瘡:細辛5克。研末敷于臍部
2、治風濕痹痛:細辛、獨活、川芎、秦艽、生地黃、羌活、防風、甘草各適量。水煎服。
標簽:


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
常見中藥材